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圈圈工作日常】內部訓練課程 – 面試技巧

【圈圈工作日常】內部訓練課程 – 面試技巧

  • Post category:團隊生活

課程目的

圈圈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都會定期舉辦  All-Hands 員工大會,而在 Fireside 的提問環節中,有夥伴提問:「公司未來會規劃舉辦額外的教育訓練課程嗎?」在收到課程需求與考量現階段圈圈快速擴張發展的情況後,HR Team 便開始馬不停蹄的籌辦課程,從釐清課程目的、分析訓練需求,到確認課程主題與進行方式,終於在 4 月中旬舉辦了首場「 面試技巧 」課程!

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面試技巧作為課程主題呢?在去年,我們很幸運地搭上成長的高速列車,夥伴人數也從原先的 20 幾位擴增到了如今的 40 多位,該如何尋找能一起奮鬥、向前邁進且認同圈圈願景使命與文化契合的夥伴,便成為了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

圈圈的面試流程除了部門主管外,跨部門的夥伴也有機會參與面談,幫助我們一起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因此,也特別邀請到了我們的 HR Manager – Zoe Tsao 擔任課程講師,與夥伴們分享自身的專業和數百場面談的實戰經驗。

HR Team 希望能透過舉辦一場全面且具架構性的面試技巧課程,協助夥伴們把握每一次與優秀人才對談的機會,不斷地優化人選的面談體驗。

面試技巧 PART 1 – 人才條件評估與問題設計

課程正式開始,講師提到在面談之前,我們可以從面談職位所需的四個面向來設定人才條件,又簡稱為 「CAKE 原則」

  • Competency 職能:是與工作內容最直接相關的,能夠預期人選的工作行為與績效表現。
  • Attribute/Motivational Fit 特質與動力適配:能夠確認其求職動機是否與公司核心價值及文化相符合。
  • Knowledge 知識:能夠評估人選是否具備勝任工作的專業知識技能。
  • Experience 經驗:透過過去參與工作的深度與廣度作為評估人選能力的參考依據。
面試技巧 Part 1
圖片來源:圈圈科技 Influenxio

面試技巧 PART 2 – 認識面談方法與架構

在清楚所需人才條件後,講師接著帶大家了解面談問題的設計方法,面談時間十分珍貴,因此每個提問都需環環相扣,帶有目的性的提問設計才能有效地從人選回答得到所需資訊。

此次著重講解「STAR行為面談法」

  • Situation 情境
  • Task 任務
  • Action 行動
  • Result 結果

請人選分享過去工作任務發生的背景及自身在該情況中扮演的角色,說明當時面臨的任務為何,根據人選的敘述再詳細追問其解決問題的做法與具體採取的行動,了解人選的行為為最後的結果帶來了什麼影響,同時也可以詢問人選在先前的經驗中,所預期的結果和現實有何差別,藉此判斷經驗真實性。

講師提醒學員,任何提問都應保有目的性及開放性,避免封閉是非題與引導性的問題,除了向面談人選提問外,完整的面談流程還應包含面試官自我介紹、履歷內容釐清與專業知識測驗,也應向面談人選說明工作職務內容與團隊目標。面談的過程並非上對下的審問,更希望可以透過尊重的對談,讓彼此充分了解,達到雙向了解的目的。

接下來講師請學員分享過去作為應徵者,感受好或不好的深刻經驗,共同探討面談時的注意事項。

「到達面試場地等待40分鐘後才有人來引導我,在沒有被告知原因的情況下苦等讓我覺得不受尊重。」

「上課中突然接到電話請我開始自我介紹,應該事先向我確認方便面談的時間。」

「面談空間狹小且時間長達三小時,讓我三度暫停面談要求休息時間。」

「從問題設計可以感受到面試官有先做功課,是真的想了解我這個人。」

「約在餐廳以輕鬆的氛圍進行面談,但問題不隨便,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面試技巧 Part 2
圖片來源:圈圈科技 Influenxio

站在面試人選的角度我們可以了解到,除了問題的設計外,面談環境的選擇、時間控管以及是否給予足夠的尊重都是影響面談感受的關鍵。每個面試官都是雇主品牌大使,要注意不帶偏見、不審問、不問隱私,保持良好的態度,即使不合適的人選,也應該給予完整的面談體驗,未來或許會有機會以其他方式合作。

面試技巧 PART 3 – 面談實作演練

接著進入實作階段啦!講師準備了職務較容易被理解的職缺與履歷範本,請學員們兩兩一組,分別扮演面試官及應徵者的角色,從問題設計到對談,模擬真實面談情況進行練習。其中一位學員需要根據拿到的職缺描述設定人才條件並設計面談問題, 另一位學員需要根據履歷經驗扮演應徵者進行面談。

面試技巧 Part 3
圖片來源:圈圈科技 Influenxio

演練結束,講師分享評估人選的基準主要分為工作職能與工作動機兩部分,若人選在兩個部分都達標則考慮錄取,若兩個部分都不符要求則不錄取,若其中一部分不足則需評估人選在入職後是否可接受訓練或被激勵,以此作為評估技巧。

最後講師請扮演面試官的學員分享提問邏輯,根據設定的條件評估是否錄取應徵者,也詢問扮演應徵者的學員面談的感受,刺激學員反思。

學員回饋

透過一開始的需求評估找出課程目標族群,進而設定課程目標,最後,形成一套完整且真的能幫助到夥伴的訓練計畫,使其提升工作上的知識和技能。

「課程內容很有價值,可以直接變成商品去推廣銷售。」

「面試架構實用清楚,對於如何提問有更多想法。」

「互動環節能夠刺激思考,角色扮演很有趣!」

在圈圈的工作日常,可能隨時都有突發狀況發生,需要我們跳脫框架提出解決方案 ; 也可能常常要與不同部門的夥伴溝通、協作,幫助團隊完成任務。那麼,最重要的事情肯定就是該如何挑選「對的人」與我們一起成長!除了專業上的知識與技能外,圈圈也很重視人選與團隊文化的適切性,我們始終相信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未來,我們也期待夥伴在與人選的面談時能運用課程所學技巧,提升溝通來往過程的質量,讓彼此互相認識了解,並幫助圈圈有機會與更多優秀的人才一起合作共事!

面試技巧 學員回饋
圖片來源:圈圈科技 Influenxio

🏃🏻查看更多職缺:https://lnkd.in/g47wrmH